陇东学院学报编辑部

JOURNAL OF LONGDONG UNIVERSITY

红色文化

  • 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当代启示

    吕健;李昊楠;

    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将民主原则运用于政党内部事务的重要制度形式和优良传统。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人民民主,为党内民主发展提供显性思路、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完善党内民主建设、坚持完善党内法规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以增强党内民主的稳定性与权威性,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为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益借鉴,为新时代发展党内民主、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积累了宝贵经验。不断促进新时代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协调互动,为新时代完善和发展党内民主提供制度化路径,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价值遵循。

    2025年03期 v.36;No.15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贡献

    刘显利;王颖;

    图书馆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开辟了广泛的抗日根据地。为改变根据地文化发展落后的现状,毛泽东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工作,把对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探索与革命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领导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为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回顾这一时期毛泽东领导图书馆建设的具体实践,学习借鉴其方法经验,对促进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并最终实现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3期 v.36;No.15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战时期陇东革命根据地妇女运动研究

    刘继华;吴昊敏;

    全民族抗战时期,陇东革命根据地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党的理论政策方针与革命形势结合,领导广大妇女开展妇女运动。在运动中,妇女获得参政议政的政治权利,逐渐打破封建伦理的禁锢,开始主动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全面参与根据地经济建设。陇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妇女运动不仅促进妇女获得自身解放,还留下宝贵的历史经验,为推动新时代妇女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2025年03期 v.36;No.155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甘肃红色法治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马云霞;王丹丹;

    甘肃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丰富,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甘肃红色法治文化的建设始终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遵循时代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红色法治文化。新时代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传承发展,对推动甘肃红色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法治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甘肃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甘肃红色法治文化建设机制不完善、开发不充分、宣传不到位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增强红色法治文化传承意识,加大开发、宣传力度,更好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甘肃。

    2025年03期 v.36;No.155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觉哉红色家风的生成逻辑与传承路径研究

    魏彩苹;杨付娟;

    重视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基因传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家风是新时代讲好党的故事、传承党的红色基因题中必有之义。红色家风内涵丰富,是党的红色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谢觉哉红色家风蕴含着“为党献身、与民谋利”的家国情,“志存高远、勤奋刻苦”的学习观,“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的道德观,为党的红色精神家园增添了丰富内容。探源谢觉哉红色家风的生成轨迹和深刻内涵,找准传承和弘扬谢觉哉红色家风的路径,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2025年03期 v.36;No.15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庆阳红色文化的“图像转向”:解构与建构

    王伟;

    庆阳红色文化“图像转向”的基本意涵有二:一是现实指涉,即庆阳红色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以“图像”为存在方式的文化形态,即庆阳红色图像文化;二是时代指涉,即“图像转向”是对“图像时代”的理论回应。在解构的文化观念下,“图像转向”可以拆除庆阳红色文化中语言与图像的二元对立关系,图像与语言不再相互区隔,而是形成彼此映照、相互阐释的关系。在建构的文化观念下,“图像转向”可以为庆阳红色文化发现一些新的图像话语,如庆阳红色建筑图像、书法图像、雕塑图像、绘画图像、摄影图像、革命图像等,进而实现庆阳红色文化“图像转向”的图像理论建构。

    2025年03期 v.36;No.155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学历史

  • 开拓南戏研究的新视野——评《传播学视域下的南戏走向》

    俞为民;

    包建强的《传播学视域下的南戏走向》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南戏的剧目、声腔、曲律等做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从民间传播的地方戏中对佚失南戏剧目作了考录;从传播学的视角审视南戏剧目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变化;将文人创作的南戏剧本与舞台传播结合起来、将民间舞台与艺人口授本结合起来,综合各种因素考察南戏发展的去向;根据南戏声腔衍化踪迹追溯诸地方戏与古代南戏的直接或间接的血亲关系。《传播学视域下的南戏走向》开拓了南戏研究的新视野。

    2025年03期 v.36;No.155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差异空间视角下《基督山伯爵》的浪漫主义色彩

    许多;

    《基督山伯爵》是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亚历山大·仲马的经典作品。学界从小说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塑造等角度对作品中浪漫主义色彩的分析已颇为透彻。以米歇尔·福柯提出的“差异空间”为视角,结合空间表征法对人物的分析,重新探讨《基督山伯爵》中浪漫主义色彩的呈现。大仲马对差异空间的有意使用为小说人物提供了充满悬念与激情的活动背景,在差异空间的表征下,主人公唐戴斯被塑造为立体丰满的“浪漫主义者”。

    2025年03期 v.36;No.155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汉至唐时期北海郡(国)治所变迁

    孙思捷;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考古资料的对比,对汉代以来北海郡治所的定位及变迁过程进行了探讨。自汉前元二年(前155)至唐乾元元年(758)的900余年间,有四座城市先后作为北海郡治所。西汉时期,北海郡治所设于营陵,遗址位于今昌乐县营丘镇古城村;东汉时期,治所迁至剧县,遗址位于今寿光市纪台村纪国古城遗址;两晋南北朝时期,治所移至平寿,西晋至魏末平寿县位于潍城区西关阁旧址,魏末齐初则迁至潍城区望留街道平寿村;唐宋以后,北海郡更名为青州,治所设于青州东阳城,遗址位于今青州市北关。

    2025年03期 v.36;No.155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肃宁县早胜镇北街村汉墓发掘简报

    孙锋;董文强;

    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宁县北街村抢救性发掘了2座斜坡墓道砖室墓。两墓均设置穹窿顶前室及拱券顶后室,其中M1规格更高,较M2额外设置了拱券顶侧室。二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盗扰迹象,根据两墓的地理位置、形制特征及出土器物特征,推断墓主应为东汉中晚期安定郡低级官吏或儒生。

    2025年03期 v.36;No.155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石窟寺第222窟造像主题与河西传法

    张黎琼;焦树峰;

    北石窟寺第222窟是盛唐时期的代表性洞窟,但从洞窟内的造像风格来看,仍然可以清晰地辨识出隋末至初唐时期的造像特征。造像题材可能是五十三佛和三十五佛,其经典依据主要来源于《略礼佛礼忏文》。北石窟寺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其第222窟的营造受到了隋代仁寿年间释智嶷颁送舍利的影响。北石窟寺第222窟与莫高窟同一时期的第390窟、244窟等的造像题材具有相似之处,为了解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上佛教艺术的交流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25年03期 v.36;No.155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与抗战:《中国农村》杂志视角下舆论动员研究

    方伟;朱楠昊;

    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专门研究农村问题的刊物——《中国农村》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主张,通过揭露日军在农村的暴行激发全民族抗战士气,宣传农村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引起社会对农村的重视,并对建立农村抗日联合战线提出了具体建议。《中国农村》的宣传动员,为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3期 v.36;No.155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党内监督的法治基因:革命根据地时期依规治党的历史阐释

    金潇;方雨杰;

    党内监督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和显性表征。从1927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政权逐渐形成极具时代特征的党内监督体系: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督的耦合,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相互配合,民主与集中在党内的不断调适融合以及重视预防监督,辅之惩戒监督等。党内监督在革命时期也发挥着重要的现实功能,一方面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同时,也保护了革命力量;另一方面也起到价值引领作用,带动整个根据地廉洁清明的社会风气。迈入新时期,党的执政环境发生变化,党内监督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系统总结革命根据地时期党内监督的内容及特征,有助于挖掘不同历史时期的共性、提取法治基因,为新时代党内监督的完善提供历史镜鉴与实践支撑。

    2025年03期 v.36;No.155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律社会

  • 危险作业罪的法教义学阐释

    金石;张源;

    风险社会催生了风险刑法理论。危险作业罪是我国安全生产犯罪从事后惩罚向事前预防转变的重大立法突破,彰显了“防患于未然”的人本思想。在法教义学视阈下对其予以阐释,必须立足于职业犯与法定犯的双重属性,并根据危险作业罪的争议焦点,对其客观构成要件和主观罪过形式予以规范解读。如:妨害可分为“硬妨害”与“软妨害”;对刑法第134条第3项中“等”字应做“等内等”理解;“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范畴不仅包括国家级的法规,还涵盖了行业层面的规定等。从体系解释的角度出发,厘清危险作业罪与相关罪名之间的关系,避免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规范界限与处罚条件混淆的情形。

    2025年03期 v.36;No.155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式现代化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伦理基因

    周嗣贤;严仍昱;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国沃土,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伦理基因:求真务实的朴素辩证思维、天下共富的和谐社会理想、正心修身的自律道德观念、天人合一的自然共生思想以及协和万邦的和合国际关系理念。

    2025年03期 v.36;No.155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遗传承中环县道情皮影戏女性艺人的困境与实践研究

    包诺妍;

    环县道情皮影戏又称“牛皮灯影戏”,是环县地区的重要文化表征。受男尊女卑思想和宗教权威等传统封建观念的影响,环县皮影戏行当长期掌握在男性艺人手里,形成了传统的男权性别交往框架和传承秩序,女性同样作为民间文化的持有者和创造者,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参与其中或个别间断参与,但都尚未形成规模化。把女性艺人参与道情皮影戏作为研究视角,以性别作为切入点来剖析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交往差异。通过调研环县道情皮影的性别框架结构,分析道情皮影戏女性传承的逻辑困境及构建积极的传统文化再生环境和文化创新实践的必要性。

    2025年03期 v.36;No.155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北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区域差异

    刘明;陈晓彤;

    基于新发展理念,设计构建西北五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2012-2021年数据,测度西北五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一步使用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模型对西北五省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动态演进展开分析。研究发现,2012-2021年西北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五个标准层贡献度大小依次为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省域层面旅游业发展质量呈现“核心—外围”的分布格局,即陕西省为核心,其他省份为外围,并且相邻省份之间的发展会相互影响。研究为西北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2025年03期 v.36;No.155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机理与实现路径

    张浩;胡振英;

    体育具有多元价值功能,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方式。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体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阐述了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多元价值机理,并提出了实现其价值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体育具有催生乡村产业兴旺的经济价值、推进乡村生态宜居的生态价值、负载乡村文化传承的文化价值、助力乡村社会善治的社会价值以及关照乡村生活富裕的政治价值,针对这些价值的实现并提出走体育产业融合、体育绿色环保、体育人文教化、体育组织振兴和体育制度创新之路。

    2025年03期 v.36;No.155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苏孜;于航;

    在中国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家族企业面临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同时,顺利进行代际传承亦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选取2014—2022中国沪深两市上市的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家族代际传承与ESG表现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代际传承阶段的企业对ESG表现起到显著抑制作用且具有地区与企业特征差异性,而融资约束的加剧是造成上述结果的机制。此外,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通过抑制ESG表现进一步提升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实现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时期的平稳过渡的目标。

    2025年03期 v.36;No.155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商直播特征元素对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张敏;史一鸣;

    直播电商的高质量发展是商家竞争的关键,直播特征元素会持续性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SOR模型和顾客满意度理论基础上,提出产品元素、直播间口碑、主播人气、弹幕质量影响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的假设,通过实证分析探讨电商直播特征元素对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商直播中的产品元素、直播间口碑、主播人气、弹幕质量等元素与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度之间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度也会对直播特征元素及重复购买意愿起到一定的中介影响。因此,建议商家在直播中应注重直播间口碑、产品质量、主播人气等因素,并加强直播过程中的弹幕质量与管理。

    2025年03期 v.36;No.155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工业污染治理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

    张忠杰;许宏宇;

    通过构建我国2009-2019年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我国工业污染治理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具有空间依赖性。第二、我国工业行业污染治理水平由东向西呈阶梯式递进。第三、工业行业污染治理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强度与对外贸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性,政府绩效考核与环境禀赋表现出一定的负向溢出性。

    2025年03期 v.36;No.155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

  •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地图建设的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向

    肖福赟;

    课程地图(Curriculum Mapping)作为一种课程整体规划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动态把握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课程规划、职业生涯需求之间关系中实现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与自我调适。从课程现代化视角来审视,课程地图满足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调整优化需要的理论内涵主要有: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彰显了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展现了现代课程整合的价值追求,遵循了动态可视化的课程要义,反映了关联性、严密性的后现代课程观。其实践路向在于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满足社会需求的建构理念,坚持系统设计、动态发展的建设导向,坚持能力导向、统整课程内容的建设原则,呈现简洁明了、时序科学的课程规划路径。

    2025年03期 v.36;No.155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逻辑及实践路径

    王宏宇;颜新月;

    “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理论。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实举措,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高校应着力从思想政治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校园红色文化、网络平台教育等方面探寻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从而构建好“主”课堂、“大”课堂、“隐”课堂、“新”课堂,以切实发挥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2025年03期 v.36;No.155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逻辑前提

    姜茹茹;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讲好中国故事都是文化传播、文化创生的重要方式和载体,两者在内在的价值导向、目标任务、知识内容方面具有紧密的关联度。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推动思政课意识形态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文化自信、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养基本功能的实现;思政课的育人效果依托青年学生对故事的把握直观体现,思政课的效果通过青年人对故事的认同度、接受度、传播意向直观体现出来;中国故事构成思政课的重要素材,有利于深化思政课理论论证、推动思政课的内涵外显、丰富思政课的外延;中国故事的价值内核借助思政课渠道向青年学生传递和释义,思政课拓展了讲故事的主体,丰富了讲故事的形式。思政课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深刻的价值融通性,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用中国故事阐释深刻的道理,用理论升华故事,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和价值诉求,实现育人效果。

    2025年03期 v.36;No.155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述评

    史红燕;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文献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主要从已有研究的主题、方法和结论三个维度进行内容编码分析。总结概括了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经验,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议。

    2025年03期 v.36;No.155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健美操结合盆底肌训练对女大学生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齐晓燕;

    探索健美操结合盆底肌训练对女大学生盆底肌功能的影响。以未生育的高校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60名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组进行健美操辅以盆底肌训练并进行1次生物反馈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盆底肌干预训练,训练周期为6周。实验前后,采用问卷方式评估由盆底肌功能所影响的实验对象的生活质量,使用肌电图评估两组学生的盆底肌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训练6周后,实验组在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方面表现得更好,实验组所有对象的骨盆底肌功能相对较好。因此,可将健美操辅以盆底肌训练的运动方案推荐给未生育的年轻女性。

    2025年03期 v.36;No.155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